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强调要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让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新时代乡村建设行动,是继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之后又一项旨在造福亿万农民的伟大民生工程,应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精心壁纷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从“枫桥经验”感悟“人民至上”的理念,执“信念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枫桥经验”的重要引擎和核心支撑,是把“人民”记心头,以“万家忧乐到心头”的赤子情怀,站稳人民立场,念民所忧、行民所盼。“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水墨画,让人联想到家乡故土的绿水青山、乡土人情。推广“枫桥式工作法”,要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参与,稳步推进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才能让乡村建设最美“路线图”的框架更为完备,更能赢得民心所向、群众支持。广大青年干部要汲取“枫桥经验”的信仰源泉,认真践行“枫桥经验”蕴含的执政为民理念,知重负重、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从“枫桥经验”读出“奔赴梦想”的执着,执“奋斗笔”绘就乡村振兴“幸福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乡村振兴的真实底色。学习“枫桥经验”的核心是主动,要在学习中不断用心思考、在工作中反复用功实践,通过“党建+基层治理”品牌创建,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城乡社会治理新模式,切实提升治理能力,补齐治理短板,强化治理保障,实现基层治理创新百花齐放。广大青年干部要提升创新思维,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在问题面前不畏缩、不退却,敢啃硬骨头、敢爬陡山坡、敢接烫手山芋,知难克难解难,能干事干成事,锐意进取、善作善成,从点滴“善为”中积蓄能量、厚积薄发。 安徽资讯网
从“枫桥经验”把握“选贤任能”的秘诀,执“智慧笔”绘就乡村振兴“丰收景”。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后盾,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枫桥经验”告诉我们,实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重在解决好“人才从哪里来”“怎么激发活力”“如何人尽其才”等重大问题,要善于用“政策干货”吸引“返村筑巢”的“金凤凰”,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等方面作了具体部署,推动形成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大合唱。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党管人才的政策引领作用,推动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农业推广服务特聘计划等,让高学历人才把互联网、自媒体、网红经济等全新经验带入乡村,让“土秀才”“田专家”把种养思维、地方特色等传统经验传授出来,让各方面人才聚集到乡村舞台施展才华。 大同热点网
作者:任建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