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将促进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奋进新时代澎湃力量。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既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举措,也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听党话跟党走,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五四运动,一批青年先锋,挺身而出,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使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的精神得到新的升华。无数革命先辈高擎爱国主义旗帜,如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科学救国的信念,踏上了留学他国的道路,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报国之志,回国后积极参加党的革命活动,举行了南昌起义、百色起义。而今,中华民族同心同德一戎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生命丰富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富矿与宝库,让绵延于历史旷野上的爱国主义高山大川,托举起新时代爱国教育的精神高地,激发出克服一切困难团结向前的澎湃伟力。 国内新闻网
在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分量更重、内涵更深、意义更远。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特别是要聚焦青年党员干部。他们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是国家希望、民族未来所系。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爱国奋斗精神,就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文化遗产中,找准爱国主义教育的着力点,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等方面的意识和观念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增进认同感,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爱国主义是神圣的精神追求,更是凝聚磅礴奋进力量的信念与信心。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联结亿万人民的强韧纽带。今天,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各种不测事件次第出现、交织叠加,历史之问、时代之问、未来之问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尖锐而深沉。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心忧天下的壮阔情怀,以江山社稷为重,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建功立业。同样,对广大人民而言,也要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积极传承爱国传统,不断激荡爱国主义教育的动力活力。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奋楫前行,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每一个中国人心中;要牢记爱国为民,自觉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事业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奋斗中,以满腔爱国热情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要牢记自信自强,立自力更生的志气、硬自强不息的骨气、长独立自主的底气,以坚定信心信念激发前进动力;要牢记开拓奋进,以敢于超越前人、敢于引领时代、敢于创造世界奇迹的豪情壮志奋勇争先,让那份存于心中的爱国奋斗之志将熊熊燃起,与时代同频共振,为强国梦努力奔跑,以更加顽强奋斗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赣州资讯网
作者:王平
编辑: